诺贝尔奖过时了
(“乱花迷眼”微信公众号,猛击关注)
来源:土摩托看世界
微信号:tumuotuo
从中文媒体的视角来看,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直就是一桩冤案。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华裔科学家都在抱怨陈列平为什么没得奖,外国科学家同样也在抱怨,只是抱怨的内容换成了某外国科学家为什么没有得奖。
微博和朋友圈争论的主题也几乎都是诺奖的公平性问题,那些平时不怎么关心科学的朋友转发的诺奖文章大都是陈列平的故事,而不是获奖的那两位到底是谁,以及这个奖意义何在。
到了物理奖,大家关注的重点就换成了那位女性获奖者,然后各类公众号就开始统计获得物理奖的女性,以及声讨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性别歧视问题。
就这样,诺贝尔奖成功地把公众的注意力从科学转移到了政治。
依我看,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说明诺贝尔奖已经过时了。当然,它的名气还在,奖金数的相对价值虽然不如过去那么高,但依然不算少;国外各大名校也都在暗自比拼谁旗下的诺奖获得者更多;老一辈科学家们每年10月初也都在暗自祈祷,希望在凌晨接到来自陌生号码的电话。但是,国外媒体对诺奖的兴趣早就不如以前那么大了,只有中国人越来越把它当回事,理由我就不多说了,纯属老生常谈,没有新东西。
诺奖之所以过时,主要理由有三:第一,科学已经从过去的“小科学”进化到了现在的“大科学”。第二,即使在“小科学”领域,少数英雄独当一面的情况也越来越罕见了,而是变成了各个学校,各个国家,甚至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相互合作,集体攻关的局面。第三,今天的科学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如果还是每年挑其中的一个项目颁奖,根本无法准确地反映出科学的进展。
诺奖委员会缺乏应对这3个变化的机制,所以才会变得越来越无所适从。
先说第一个变化。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承认,万有引力定律、进化论和相对论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古典时代的三大科学里程碑,它们都是由少数天才科学家相对地独立发展出来的,这是那个时代科学研究的普遍方式。载人登月、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引力波的成功观测(好吧引力波有争议)大概可以算作是新科学时代的三大里程碑事件,它们都属于命题作文,是一大群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集体合作攻关的结果。
我把前者称为“小科学”,后者叫做“大科学”。“大科学”的出现意味着大众所熟悉的科研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科学本身的属性也已经变了。
具体来说,“小科学”指的是一个人(少数情况下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通过逻辑思辨和实验检验的方法找出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小科学”通常被认为是科学研究在所谓“古典时期”的唯一一种类型和方式,从中诞生了一大堆科学明星,比如牛顿、达尔文、伽利略、哥白尼、法拉第、图灵、霍金……事实上,一般人眼里的“科学”就是“小科学”,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科学家”指的就是古典时期出现的那些伟大人物,爱因斯坦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小科学”所建立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和准则经过科学家们的多年实践被证明切实有效,即使是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绝顶聪明之人也不得不遵循这一规范。
所谓“大科学”,则是科学进入“现代时期”才有的东西,历史并不长,但却做出了一系列惊人的发现,取得了许多完全可以名垂史册的伟大成就。大家公认的第一个“大科学”项目就是大名鼎鼎的曼哈顿计划,这是由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开始启动的研制原子弹的计划,先后有超过十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了该项目,最终在耗时3年多,花掉了美国政府20亿美元后才宣告完成,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很大,是研究“大科学”发展史的经典案例。
曼哈顿计划成功后,美国政府尝到了甜头,拨款建立了好几个国家级实验室,在高能物理、火箭、雷达、卫星系统和计算机领域获得了一大批成果。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等等,这些庞大的科研机构为进一步发展“大科学”提供了实验基地,是二战后的美国在科学领域迅速超过欧洲的关键所在。
“大科学”的出现改变了科学研究的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甚至可以说改变了科学本身的定义,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小科学”时代,一名科学家所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大自然未解之谜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通过独立思考提出假说,再设计出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去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说,甚至还需要自己去筹措实验经费。如果实验成功便可以将其上升为科学理论载入史册,自己也名垂千古,但最可能的结果往往是实验失败了,这位科学家要么改进实验方案再做一次,要么推翻自己的假说,再去寻找新的课题。整个过程相当于科学家和大自然之间玩的一场捉迷藏游戏,充满了不确定性。
相比之下,曼哈顿计划在很多地方都正好相反,从一开始这项计划的目标就十分明确,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也大致清楚了,只剩下一些小细节需要完善,甚至连完成计划的时间表都已写好,大家只要按部就班去做就行了。参与计划的每一名科学家都只在这场大戏中扮演一个小角色,把其中任何一个人单独拿出来都没有多大的价值,只有合起来才能成事。
换句话说,“大科学”时代,科学家不再是明星了。引力波理论和爱因斯坦直接挂钩,后者甚至比前者还有名,很多人以前只知道爱因斯坦,不知道他曾经提出过引力波理论。但引力波测量事件只捧红了引力波这3个字,普通老百姓顶多记住了LIGO这个项目名称,几乎没人说得出该项目的负责人叫什么名字,到底做出了哪些贡献。换句话说,“大科学”时代的主角不再是科学家了,而是科学项目本身。
诺贝尔奖面对这一改变几乎毫无招架之力,完全不知道应该去如何应对。
当然了,在“大科学”时代,“小科学”仍然没有消失,但其行为模式也已经发生了变化,相互合作已经逐渐取代了竞争,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范式。这就是我所说的第二个变化,诺奖委员会同样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能硬着头皮上,试图通过微调来解决这里面的矛盾。
各位想想,你们有多少年没看到某位科学家单独获得物理、化学和医学这三大理科诺奖了?在如今的科学界,几乎每一项成就都是由很多人前仆后继集体攻关的结果,很难说到底哪个人的贡献更大,今年的癌症免疫治疗就是经典案例。类似的争论未来肯定还会有,比如基因编辑技术如果获奖的话(应该很快了),肯定还会引发新一轮类似的争吵。
再说第三个变化。以前每次诺奖颁奖都是科普作者们的一个好机会,可以借此普及一项科学知识。但是如今这个机会却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了。比如今年的生物医学诺奖,只要平时稍微关注一下癌症领域的读者肯定早就知道癌症免疫疗法是怎么一回事了,科普作家们也肯定早就写过文章,所以这一次大家担心的不是如何写诺奖,而是如何把冷饭炒出新味道。
总之吧,我想说的是,诺贝尔奖是旧时代的产物。在那个时代,科学是只有少数贵族或者聪明人才有资格参与其中的一项智力游戏,其地位是相对边缘的。如今的科学早已转变成一项为全人类谋福祉的系统工程,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已离不开科学,科学成了现代生活方式的核心支柱。在这种情况下,由少数“聪明人”负责评选的、只颁发给少数“聪明人”的诺奖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但这恰恰是一件好事,反正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 END -
{ 近期推荐文章 }
长按扫码关注小号,以防失联。
乱花迷眼:每天为您精心挑选有价值、有深度的好文章。
部分文章转载网络,标注来源作者,只为分享价值,无关商业利益。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